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深入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做好2024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共包括聚焦“百村示范、千村振興”工程(以下簡稱“百千工程”)、都市型現代農業、農業中關村等重點任務,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七方面內容。
提高山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
《實施方案》要求,全力抓好農業農村災后恢復重建。有序開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基本完成受損住房原地重建和同村異址新建,扎實推進整村異地安置村村莊規劃建設,同步做好道路、路燈、綠化、廁所、供排水設施等恢復重建。用好平原區與受災區結對幫扶機制。做好因沖毀、塌陷及耕作層流失造成農田功能喪失的耕地地塊修復或補劃,春播前完成災損高標準農田修復和配套設施建設,入汛前基本完成災損設施大棚、畜禽和水產規模養殖場恢復生產。
同時要強化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健全農業農村防災減災工作體系,強化高溫干旱、暴雨洪澇、暴雪冰凍等極端天氣預報預警和農情綜合監測,完善災前災中災后相關技術措施。完善巨災保險制度。健全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和種苗調撥機制。提高山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強化電力、供水、通信等設施抵御巨災能力。實施水庫、河堤除險加固和山洪溝道治理等工程,加強數字化、智能化的山洪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合理布局“平急兩用”設施。完善基層應急動員機制,強化技能培訓和實戰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蔬菜年產量200萬噸以上
《實施方案》要求,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持續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品質和保障能力。糧食安全方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把增產的重心放在提高單產上,強化良田良種良機良法集成推廣,建成一批高產高效示范區、示范田,確保糧食總產量只增不減,高標準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蔬菜產業方面,實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穩定蔬菜年產量在200萬噸以上,進一步優化蔬菜生產布局,規劃建設35個規模提升群、10條產業推進帶。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實施方案》要求,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編制耕地保護專項規劃,堅決守住1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和166萬畝耕地保有量紅線。加快推進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試點,推廣應用農田物聯網、智能高效節水等技術裝備。
京津冀農業農村協同進一步發展。持續共建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在環京周邊新建蔬菜生產基地50家,總量達到180家、面積12萬畝以上。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共享,聯合開展農作物優良品種培育、設施農業等方面技術遴選和推介。
加快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
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驅動。《實施方案》要求,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創建平谷區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具有全國引領力、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快農業中關村核心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建設,吸引一批國內外一流農業科研機構、頭部企業和高端人才集聚。
深化“種業之都”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圍繞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果四大種業,加快推動通州區、平谷區、延慶區種業創新示范區和昌平區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圍繞露地蔬菜智能化自主移栽、番茄自動采摘、生豬智能精準飼養等關鍵環節,打造一批智慧農業應用場景。
《實施方案》要求,要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建強產業發展平臺載體,扎實推進5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打造平谷良種蛋雞、密云西紅柿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新增國家級、市級生態農場80家。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污染治理。推動農業節水技術應用達60萬畝以上。
農村議事廳覆蓋率達到95%
在鄉村治理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建好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深入調查研究,推動解決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強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堅持將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確保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不低于7.8%。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強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推進善治鄉村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等管用有效的鄉村治理方式,辦好農民家門口的事。及時總結宣傳一批鄉村治理典型。加強農村網格化管理,完善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開展村級議事協商示范點建設,推動農村議事廳覆蓋率達到95%。
重點
4萬名農村勞動力將納入城鎮職工保險體系
北京還將扎實推進“百千工程”建設。《實施方案》要求,重點建設100個左右示范村、1000個左右提升村,以示范村創建為牽引,帶動提升村補短板,引領2000個左右村莊鞏固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推動50個山區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完成50個村莊污水治理,建設300公里“美麗鄉村路”,扎實推進300余戶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和1萬余戶農宅抗震節能改造,鞏固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成果,支持有條件的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新建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40個。
為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北京還將深化農村改革創新,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實施方案》要求,穩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探索“承包權不動、經營權連片”等解決承包地細碎化的有效路徑。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聚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擴大社會化服務規模,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研究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小農戶提供農資供應、生產加工、產品營銷、倉儲物流等居間服務,發展鄉村餐飲購物、養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務業。
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施方案》要求,強化產業發展聯農帶農,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涉農企業扶持政策與帶動農戶增收掛鉤機制。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統籌利用各類就業促進政策,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力推廣以工代賑,開發更多面向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崗位,新增4萬名農村勞動力納入城鎮職工保險體系。